日常生活中,许多家庭墙壁上会有一些白色的晶状物依附在上面,像霜一样,即使将其铲除重新刷白,但后面还是会反复发生这种现象,这就是“泛碱”!
在住宅室内,泛碱的位置多见于富水环境的墙体,比如卫生间门口、卧室墙体、天花板、墙体与地面接触的位置等,一般是先出现潮湿现象,然后墙皮蓬松,继而生成毛绒状的粉末,随后出现涂料层开裂,伴随发霉现象,严重影响居室美观和居住者身体健康。
墙面泛碱原因
墙面泛碱,主要原因是防水层被破坏后,水通过毛细孔道渗透到墙体,通过蒸发作用,水中含有的碱金属类、盐类成分以晶体形式呈现在墙壁表面,墙上的腻子层、涂料层会发生空鼓、脱落现象,水泥墙面起砂、蓬松,用手接触,墙体表面会有大量的片状颗粒物脱落,影响环境美观。
墙面泛碱怎么处理
1)铲除泛碱部位抹灰层并清理干净。确定处理部位,处理的部位略大于返碱部分10cm,用铲刀将粉刷层和抹灰层铲掉,露出二次结构墙体,用钢丝刷将返碱部位清刷干净。
2)草酸溶液清洗墙体。用约60C左右的温水配制10%的草酸溶液,用滚子滚刷返碱部分墙体,约2h后用清水自上而下清洗2遍,通风晾干。
(3)墙体抹灰。分2遍抹灰,第1遍灰干燥后,抹第2遍灰砂浆。
(4)抹防水腻子。抹灰干燥后,在新旧抹灰交界处粘贴耐碱网布,刮防水腻子2遍。(5)刷抗碱封闭底漆1道,然后刷内墙涂料。